“青蓝计划2.0”标本质慧讲师培训在青岛成功举办
2025年4月12日,由四川西部护理学研究中心主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承办的“青蓝计划2.0”标本质慧讲师专业教育(青岛站)培训圆满落幕。作为全国护理技能规范化提升的重要项目,“青蓝计划2.0”以“专业·规范·实践”为核心,聚焦动脉采血标准化、血气分析标本质量控制及临床操作规范,旨在通过系统性培训推动区域医疗质量同质化发展。此次青岛站吸引了平度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的152名护理管理者及业务骨干参与,充分展现了项目在基层医疗能力建设中的辐射作用。
专家云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会议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学术报告厅举行,平度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郭雅丽、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副院长周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强调标准化操作对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培训课程设置七大专题,邀请多位省内知名护理专家进行深度分享。淄博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房晓洁结合等级医院评审经验,解析护理实践中的关键环节;烟台毓璜顶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赵凌燕对《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第二版)》进行权威解读,细化操作流程与质量控制要点;潍坊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李赞武以临床案例为切入点,剖析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此外,平度市人民医院护士长张建萍通过真实病例探讨血气标本采集并发症的预防策略,山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冯冉则针对临床血气分析应用的痛点提出创新对策。
互动环节中,通过情景模拟《护士小马的对与错》,引导学员分组讨论操作规范中的易错点,现场气氛活跃。会后学员认为课程内容“紧贴临床需求”,“将推动本院标准化流程落地”。一名与会的护士长反馈:“案例分析让我重新审视日常操作细节,未来将加强团队培训,避免类似疏漏。”
以标准促提升,赋能区域医疗协作
此次培训不仅强化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更通过标准化操作体系的推广,为降低临床误差率、提升患者安全提供了科学路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护理院感处主任姜文彬指出:“规范化的标本采集和分析是精准医疗的基石,此次培训为区域护理质量同质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项目还注重“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通过培养一线骨干成为“标本质慧讲师”,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升级。平度市卫生健康局表示,未来将依托此类培训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推动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与协作。
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践载体,“青蓝计划2.0”通过标准化、系统化的教育模式,持续赋能基层护理队伍建设,为构建高效、安全的区域性医疗服务体系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实现医疗质量提升与患者安全的双赢目标。